“双一流”高校,获院士校友捐赠
作者:检测通查重 发表时间:2022-04-01 10:13:09 浏览次数:423
3月29日上午,北京科技大学首届学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正寰(机械52级校友)与夫人余雪子(机械56级校友)用个人积蓄向母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300万元,成立“胡正寰余雪子教育基金”,以支持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学校党委书记武贵龙,校长杨仁树,副校长郑安阳、王鲁宁,学生工作部、武装部部长尹兆华,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马飞、党委书记苏栋,以及学校相关部门、学院数十名师生代表出席捐赠签约仪式。校友会办公室、基金会办公室主任何进主持仪式。
仪式现场,副校长王鲁宁与胡正寰余雪子夫妇签署捐赠协议。校长杨仁树代表学校接收捐赠支票,并向胡正寰余雪子夫妇颁发捐赠证书、授予“教育贡献纪念奖牌”。
胡正寰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科研成果的价值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行业进步。祖国的未来要靠青年一代。在建校7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饱含着对学校辛勤栽培的回馈之心及对学校青年学子的殷切期待,设立胡正寰余雪子教育基金,以此感谢母校过去70年对自己及夫人的培养和支持,奖励在学术科研上有突出成绩的莘莘学子,鼓励他们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坚定信念、脚踏实地、潜心科研、服务社会。
校党委书记武贵龙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胡正寰先生和余雪子女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武贵龙表示,胡正寰先生作为北科首届学子,在校学习、工作、生活七十年,亲历了北京科技大学的成长和壮大,是学校七十年历史发展的见证者。胡先生在建校70周年之际为母校捐赠教育基金意义重大,回馈母校的善举令人感动。胡正寰先生作为中国轴类零件轧制技术主要开创人,一生致力于轴类零件轧制技术(楔横轧与斜轧)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把“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武贵龙表示,胡正寰先生敬业奉献的精神让人钦佩,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学校将用好胡正寰余雪子教育基金,助力培养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武贵龙希望广大师生、校友学习胡院士对祖国一腔赤诚、对事业无限执着、对创新不懈追求、对后辈无限关爱的崇高精神。
胡正寰院士简介
胡正寰,男,汉族,1934年7月18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祖籍湖北省孝感市,零件轧制成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零件轧制研究中心主任。
1952年至1956年,胡正寰在北京钢铁学院机械系冶金机械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6年至1981年,在北京科技大学机械系担任讲师;
1981年至1985年,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机械系副教授;
1985年,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正寰院士长期从事轴类零件轧制成形这一创新课题研究与应用工作。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官网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